吉尔斯被押到营里,他意外地被一位上尉留了下来,暂时免去了杀身之祸,原因是这位上尉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渴求——他渴望学习波斯语。这也是影片比较牵动人心的一部分。上尉为什么钟情于波斯语,并冒险把一个声称自己是波斯人,自己又无法确定的囚犯留在身边,并且还愿意跟他学习呢?
即使上尉半信半疑吉尔斯是个波斯人,但他内在的渴望驱使他暂时不杀害他,并要求吉尔斯担任自己的波斯语老师。而吉尔斯压根没听过任何的波斯语,为了活命,他需要快速编造一门语言,把它当波斯语教给上尉。有很多的细节,特别是他尝试用背记囚犯的名字来做拓展的单词,才有了后面让人流眼泪的地方。对于吉尔斯来说,他教给上尉的每一个单词就是每一个丧命的犹太人的名字。当时纳粹的势力被其他盟军摧毁,他们把所有纸质的证据(囚犯的名单等)烧毁之后,人们都无从知道在一个营里到底多少人被关,多少人被杀。因为上尉这个不为人知的,内心的巨大秘密而想学波斯语的渴望引发了吉尔斯巨大的背记潜能,他在短短时间内记住了2840个犹太人的姓名。
当那些人的名字从他口中一个一个说出来,那一刻我流眼泪了。那些名字的背后反映出多么可怕的人间浩劫。
影片里,上尉对和平、对幸福的向往,也许也是很多身不由己的“帮凶”的缩写。在战争面前,生存、温饱是第一要素,那些对幸福的向往也只能深埋心底。
看完影片久久不能平静,和先生聊着德国。在德国探亲的时候,它给我的感觉很好。我说,现在的和平面貌真想象不出当时那种血腥的场面。人可以疯狂、狠毒到那种地步,他(希特勒)的内心不会不安吗?你觉得他的灵魂现在会不会还在痛苦?
“你会为他祈祷吗?世界上恐怕没有什么人会为他祈祷。那他的灵魂又怎么会进步呢?人们会毫不犹豫地为甘地祈祷,为曼德拉祈祷,为特雷莎修女祈祷,但是没有人会为他祈祷。”
观影期间,我和先生一边看,一边猜测着结局,我们都没有猜对。听说这部电影是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,可能为了尊重原来的故事,上尉这个角色展示得不是很饱满。上尉这个角色,他内心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渴求,如果能有更深入的挖掘,或者结局会像我和先生猜测的那样,也许会更加让人动容一些。不过,真实的故事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,而是鲜活地把历史呈现给我们,上尉的内心世界,作为一个个体的渴求完全比不上让历史真实地呈现在人们眼前。也可以说,像上尉这样的帮凶们的渴求,在无辜的生命面前是不值一提的,甚至是可耻的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